目的 优化胡椒荜茇微丸的制备工艺。 方法 以收率、圆整度和脆碎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结合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EWM)进行权重赋值后计算综合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 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确定胡椒荜茇微丸的最佳制备工艺。 结果 胡椒荜茇微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载药量30%、滚圆频率25 Hz、滚圆时间2 min。 结论 胡椒荜茇微丸的制备工艺设计合理,可为后续胡椒荜茇微丸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核心症状群纵向轨迹的群体异质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 2024年5月在百度开云体育app第二附属医院放疗中心进行放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30例,采集患者随访3个时间点的数据;采用组基轨迹建模(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GBTM)识别其核心症状群内症状随时间变化遵循相似轨迹的患者亚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亚组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识别出低症状负担组、中症状负担组与高症状负担组3个轨迹亚组,3个亚组各症状严重程度得分的动态趋势均呈现由低到高再降低的趋势,且各症状组间、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是否转移是高症状负担组的独立预测因素(P < 0.05)。 结论 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的核心症状群存在显著异质性,医护人员应准确识别高危人群,提供针对性的症状管理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 在已建立的新发脑卒中患者队列中,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设计,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纳入1 475例,收集患者基线一般资料和临床生化指标。对出院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监测患者的行为习惯和脑卒中复发事件。采用Lasso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构建预估复发风险的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力。 结果 共随访到86例(5.83%)复发病例。调整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后,卒中家族史(OR = 3.780,95% CI:1.154 ~ 12.376)、缺少体力活动(OR = 0.286,95% CI:0.147 ~ 0.557)、高血压(OR = 3.876, 95% CI:1.814 ~ 8.283)和高血糖(OR = 2.358, 95% CI:1.339 ~ 4.153)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 < 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95% CI:0.669 ~ 0.796)。 结论 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糖,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等。
目的 分析双能CT(dual-energy CT,DECT)对下咽癌光子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剂量计算的差异及剂量学特点。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12月在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下咽癌患者18例,应用双能CT对患者进行模拟定位,将双能CT图像重建为单能40、60、80、100、120、140 keV的单序列 CT图像,获得不同能量下电子密度曲线并对CT图像赋值获得不同kV级和keV级的单能CT图像。将所有患者调强计划分别复制到不同能级CT图像并进行剂量计算,比较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 OAR)的剂量学差异。 结果 脑干、甲状腺和下颌骨等组织在不同能级CT图像上CT值差异较大,平均变化幅度为55.32% ~ 85.61%;不同keV能级CT图像PTV的2%靶区体积所对应剂量(D2%)、、98%靶区体积所对应剂量(D98%)、适形指数(conformal index, CI)和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 HI)等剂量学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下颌下腺平均剂量(Dmean)、下颌骨最小剂量(Dmin)和脑干最大剂量(Dmax)在不同kV级能级CT图像变化显著,分别为2.5%、2.1%和4.2%(P 均 < 0.05),其余器官变化均 < 1.4%(P > 0.05);下颌下腺Dmean、下颌骨Dmin和脑干Dmax不同keV伪CT图像变化显著,分别为5.41%、6.56%和4.21%(P < 0.05),其余器官变化均 < 1.52%(P > 0.05);相同能量下不同电子密度曲线图像比较OAR剂量时,除40 、60 kV/keV图像外,下颌骨Dmax、Dmin和Dmean在所有同能量的图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结论 CT值计算误差对下咽癌IMRT计划剂量计算影响显著,尤其是对靠近骨性结构或被骨性结构包绕的器官,双能CT可提高CT值及IMRT剂量计算的精确度。
目的 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费下康复病组的支付现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处理。 方法 采用K⁃W检验,对3类不同级别医疗结构的康复相关DRG病组XR1(康复)、XR29(其他康复治疗)和经康复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病组BW29(脑性麻痹)的医疗总费用、DRG支付差、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和重复住院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康复相关DRG病组虽总体上略有盈余,但BW29亏损严重,其平均住院日长、重复住院率高;3类医疗机构间康复相关DRG病组在次均住院差、次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 0.001)。 结论 优化康复治疗的医保支付、与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有机衔接和建立基于价值医疗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是推进我国康复医学的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转型冲击和自我能力否定倾向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和自尊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8月‒ 9月对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82名实习护生开展调查,采用护理本科实习生转型冲击评价量表、Clance自我能力否定倾向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进行测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中介调节效应检验验证心理弹性和自尊在转型冲击与自我能力否定倾向间的中介调节作用。 结果 实习护生转型冲击量表总得分为52(44,56)分,心理弹性量表总得分为65(46,74)分,自尊量表总得分为25(20,31)分,自我能力否定倾向量表总得分为63(57,71)分。相关分析显示,实习护生转型冲击与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呈正相关(r = 0.498,P < 0.01)、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 = - 0.373,P < 0.01),心理弹性与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呈负相关(r = - 0.674,P < 0.01)。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在实习护生转型冲击与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84,占总效应的35.1%。自尊对中介作用的后半段路径起调节作用(β = - 0.088,t = -2.482,P = 0.014)。 结论 实习护生转型冲击可正向预测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心理弹性在转型冲击和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自尊在心理弹性和自我能力否定倾向间起调节作用。
心理压力对人类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日益受到关注。患者常因肿瘤进展、死亡恐惧、经济负担、癌痛及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而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心理压力造成的慢性应激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和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相关激素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及特定受体的激活,进而加速肿瘤进展,包括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诱发炎症反应,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昼夜节律及代谢紊乱以及影响基因组的稳定性等;同时通过抑制肿瘤免疫及诱导耐药对抗肿瘤疗效产生负性影响。本文对心理压力与肿瘤进展和抗肿瘤疗效的相关性和潜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患者心理压力的早期评估与干预以及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为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提供新思路。
泛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且多为慢性疾病,难以彻底根治,需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便捷、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泛血管疾病的管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eutrophil percentage to albumin ratio,NPAR)是一种新型的血液指标,能够综合反映机体炎症状态、营养条件、免疫状态等。本文将对NPAR与各种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同时纳入与NPAR相似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白蛋白比值(neutrophil to albumin ratio,NAR)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泛血管疾病的防治及进一步个体化治疗提供借鉴。